熱門文章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運動的標準

每週至少運動5天,每天30分鐘。快步走就可以。
      如果你已經年過40,或者正在服用某些藥物,或者有心肺疾病,那你必須先找醫生進行身體檢查後才能開始緞練。
      如果你願意,可以在緞練時帶上一個心率記數儀,一定不要讓你的心率超過你年齡所允許的最大值。
      未經熱身的肌肉很容易受傷,所以要堅持在健身開始前進行熱身運動——5∼6分鍾就可以了。如果年齡較大,熱身時間應該更長一些——超過50歲,熱身時間應該在10∼15分鐘。
      健身結束後堅持做5分鐘的放鬆活動。做一些伸展運動可以防止肌肉僵硬、疼痛。
      對年齡較大的人,遊泳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因為遊泳可以緞練全身,而且對關節壓力很小。
      騎自行車是緞練身體的好方法。
      如果發生了運動損傷,應馬上停止。
      健身必須達到使呼吸加深加快的程度,讓空氣充滿肺的每個角落。這樣才能增強肺抵禦感染的能力。
      逐漸增加緞練的時間和強度。可以一周增加一次。
      負重緞練是最好的健身形式,可以預防骨質疏鬆(脆性骨骼)。
      健身不僅是為了增加力量和耐力,還可以促進身體的平衡和協調力,使人更敏銳靈活——當你步入老年時,這些都非常重要。
      太極、氣功、瑜珈都是很好的運動。它們通過全身伸展緞練肌肉,但對提高心、肺功能,它可能不是最好的。
      要持之以恆,選擇你喜愛的運動,以確保你緞練計劃的成功。這樣緞練,就不會讓你覺得厭煩。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飲食標準

飲食標準
      每天食用各種不同種類的食物是有益於健康的,但並不苛求每餐都要飲食平衡。所以對那些挑食的孩子不必過於擔心,從超過一周以上的時間來看,他們的飲食是平衡的就可以了。
      不必過於嚴格控製你的飲食,隻要在80%的時間裏保持健康飲食就可以了。
      每天吃一份橙色的水果或者蔬菜,它們含有能預防癌症的類胡蘿蔔素。
      每天至少喝68大杯的水,也包括各種飲料在內,比如果汁、低脂牛奶,或者茶。
      身體狀況欠佳的人,飲食要均衡,而且需要補充一些維生素。
      孩子從兩歲開始就要注意少吃油膩的食物,可以喝脫脂牛奶,不要吃肥肉,不要吃油炸食品。
      堅持吃早餐。研究顯示,習慣吃早餐的人會更苗條、身體更健康。晚餐不要吃得太晚,否則容易失眠。
      對飲食習慣做一些小的改變,就可以獲得很大的成效。所以沒有必要製定太嚴格的飲食計劃,否則你難以堅持到底。每週只需要對你的飲食計劃進行一兩處變動——比如從把白麵饅頭換成全麥麵包;把全脂牛奶換成低脂牛奶;把菜籽油換成橄欖油開始。
      每天至少吃半公斤水果和蔬菜——新鮮的、冷凍的、罐裝的、脫水的和果汁都可以。
      每周至少吃一次富含脂肪的魚,這對維持心臟健康是很有益的。在沙拉中加一點橄欖油也一樣。
      茶中含有類黃酮,喝茶有助於降低心臟病和腦中風的風險,並且可以延緩衰老。
      我們所攝入的熱量中應該大約有一半是來自於沒有經過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比如全麥麵包、各種燕麥食品、稻米、意大利麵、全粒的穀類食品、馬鈴薯(帶皮食用更佳)、豆類和水果等。
      要像對待調味品一樣地對待蛋白質——人們花了很長時間才認識到這一點。每週應該吃幾次瘦的紅肉。紅肉是非常好的蛋白質來源,還含有易於吸收的鐵、鋅和B族維生素。
      買食品時要注意閱讀食品標簽,特別要注意脂肪和糖的含量。很多食品中都添加了糖,但它卻並不是必要的。在你孩子的食物裏不要加太多的糖,那樣會使他終生都嗜好甜食。
      不要在食物裏加過多的鹽,這樣可以幫助你把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每天攝入的食鹽不應超過6(相當於2.4鈉——食品標簽上常常會有鈉含量),但是醫生也許會建議你吃得更少些。
      孩子的食物中也要注意鹽的含量,永遠不要給嬰幼兒含鹽過高的食物,他們的腎臟沒有能力排出這些鹽。

健康的標準定義

健康的標準定義
在生命的歷程中,健康和死亡是生命的兩個極端,期間還存在亞健康、亞臨床、疾病、頻臨死亡四種狀態。所謂亞健康是指已偏離健康、患病危險性增高但還沒有出現病變的狀態;亞臨床是指已出現病變但還沒有主觀症狀及臨床表現的狀態;疾病是指已出現臨床表現並達到診斷標準的狀態;頻臨死亡是指身體係統完全失衡,並難以糾正而接近死亡的狀態。
      身體內部係統的平衡是動態的,在完全失去平衡之前,有一個不斷的調整過程。這時,人處於健康無病狀態,但還存在失去平衡的危險,隻是危險程度高低不一而已。當身體係統出現部分失衡時,局部可以發生早期病理改變,如宮頸癌的癌前病變。這時,身體組織的形態結構已出現異常,但失衡與平衡的調整還在進行之中,因此可以沒有疾病表現;若恢復平衡,則早期病理改變可以消除。若失衡狀態無法調整,係統的部分失衡就擴展到全身係統失衡,這時疾病就發生了。
顯然,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指身體及心靈的完滿狀態。以下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10條生理健康標準:
      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
      3、睡眠良好,善於休息。
      4、適應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正常,身材勻稱,站立時頭、臂、臀位置協調,走路時身體感覺輕鬆。
      7、眼睛明亮,眼神反映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齦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
      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具有相對性,諸多的心理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10項標準得到了較多的認可。他指出:
      1.有充分的適應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恰當的估計。
      3.生活目標能切合實際。
      4.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諧。
      6.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8.適度的情緒發泄與控製。
      9.在不違背集體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情況下,個人基本需求能恰當滿足。
      此外,我國的心理學家還從適應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識水平、社會交往能力、康複力、愉快勝於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麵闡述了心理健康的標準。其中,有5條標準值得重視,這就是:智力正常、情緒良好、人際和諧、社會適應、人格完整。